2018-01-31 浏览数次:3551
1月10日,三亚吉阳热带兰花种植示范基地里,各色品种的兰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正在基地劳作的榆红村村民钟丽娜前些年把土地租给了三亚吉阳热带兰花种植示范基地,又在基地里打工,有了双份收入。
摒弃传统合作社模式
确保农民脱贫不返贫
三亚吉阳热带兰花种植示范基地始建于2008年,总面积54.28公顷,含干沟村委会的3个村民小组(干沟村民小组、糖房村民小组、高园村民小组)和榆红村委会的3个村民小组(榆红第六村民小组、榆红第七村民小组、榆红第八村民小组)。
三亚吉阳热带兰花种植示范基地所在区域在10年前是附近各个村庄的水稻田,由于离红沙渔港很近,每年遇到大的台风暴雨都会海水倒灌,形成盐碱地和沼泽地,附近种植水稻的农户每年每亩收入不到1000元。
2008年后,三亚市政府开始引进兰花种植,由政府出资建设温室大棚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扶持产业发展;兰花龙头企业投资种苗、生产资料以及相关仓库、办公、生活设施建设等,基地大棚产权归区里,使用权归龙头企业,回报金归农民。“基地采用‘兰花龙头企业+农民+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摒弃了传统的合作社模式,避免了农民、合作社独自面对自然灾害的风险,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按照标准化进行生产,旱涝保收。”三亚市吉阳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此一来,真正实现了精准扶贫,确保农民脱贫不返贫。
边收地租边挣工资
兰花产业带来“致富经”
年已50出头的钟丽娜每天早早到三亚吉阳热带兰花种植示范基地上班,施肥、除草、杀虫、组花、切花、装花,她对日常的工作得心应手。“我们家把2亩多土地租给了基地,每亩一年有3000多元租金。同时,我还是基地的合同工,加上9年工龄,每月有2200元固定收入。”钟丽娜说,她们一家有三代七口人,她的儿媳妇和女儿在基地种小苗,实行计件制工资,多劳多得,“少的时候1000多元,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到3000多元”。
“租让土地之前是种田,一遇到台风、下雨等天气,收成就很难说了,租让后每个月的收入就稳定了。每天种兰花养兰花,我都舍不得离开兰花了。”钟丽娜说,有了稳定收入后,一家人住上了自建的两层小楼,现在的心愿就是希望收入还能再多一些。
与钟丽娜一样,干沟村的董女士也是一边收租金,一边挣工资。“以前我们全家人每天辛辛苦苦围着土地转,还要‘靠天吃饭’。现在我们就每年‘坐收’兰花基地支付的6000余元租金,我还到基地里打工挣钱,算下来比种田划算多了。”
“基地自2010年11月交付生产经营以来,年亩产能达到16万到20万元。”三亚吉阳热带兰花种植示范基地有关负责人介绍,基地现有员工70%以上为当地农民,除每年收取土地租金和固定回报金外,加上务工收入和计件工资,每年人均收入近4万元。基地还免费为农民提供工作服,免费提供技术培训,使农民成为现代化的产业工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三亚兰花产业的发展模式,已然成为三亚农民以花卉种植向亩产要效益的成功案例。
(来源:三亚日报)
三亚柏盈热带兰花产业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Best Goldlines Orchid Industrial (Sanya) Co., Ltd. © 2016
琼ICP备16002832号-2